小米方法论透视下的家电制造业

2019-07-18 12:36 来源:现代家电网 [ 收藏 ]

分析认为,雷军的品价比哲学,符合当今的新中产消费需求,也就是说,在品质和审美提升的前提下,中国商品仍能维持成本制造上的规模和优势,它是一种新型的价格战,而价格优势无疑是最具杀伤力的。

作为小米生态链中的一个成员,A企业目前的任务之一就是小米的ODM制造商。即为小米某个产品提供研发设计和生产,最终由小米来销售。

A1.JPG

产品的专注与极致家电行业同样需要

A企业负责产品研发的主管L总认为,小米不仅仅是一个品牌,小米生态链的商业行为对于以家电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业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贡献有两个方面:

一、为生态链中处于创业初期的企业生存发展提供了基本的规模,也就是说小米的订单为创新企业提供了基本盘面。以A公司为例,虽然毛利很低,但A公司每年为小米提供的某类产品的制造规模就已经达到两三亿元的现金流。有了这个基本规模,对于A公司打通供应链,拓展自有品牌的销售渠道,有非常重要的背书作用。例如,因为小米的产品对于年轻人吸引力很大,一些保险公司、礼品公司争相寻找和采购小米生态链的品牌产品。有营销人士笑称,小米生态链的企业可以说是走正道,傍大款。

二、小米正在改变了中国家电企业的产品理念。众所周知,手机行业属于消费类电子产品,整个行业在材料应用、工艺设计、供应链协同、资金规模等都远高于其他行业。L总认为,通过与小米的合作,公司团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并从理念上有了颠覆性的提升。

从对产品的定义,到对于工艺设计的要求,品质的把控等,小米对供应链的要求都远高于家电业。据了解,A公司的研发和设计团队均来自传统企业,有的出身外资品牌的研发部门,甚至有十几年的行业积累。但是他们发现,小米研发制造产品的理念与自己以前家电行业的理念差别太大了。小米按照手机的品控来要求所有的品类。L总介绍,米家新开品类中的第一款单品往往是米家自己的团队操刀,不会贸然委托给生态链中的ODM方。通过首款产品的打造,让对方熟悉米家的套路,并了解对方的研发水平。第二款单品之后,米家才可以放手让生态链企业做,米家的团队负责审核。

尽管米家的设计团队不可能熟悉所有的产品,但是他们有自己的方法论。在传统企业的思维套路中,如果模仿合资品牌999元的产品,一般家电品牌的类似款产品定价可能是599元,而米家把零售价定为199元。但199元并不是低价而已,还要品质高。至于如何完成,那是生态链企业自己想办法解决的事情。米家先提出一个总的目标,然后再负责把控过程中的工业设计、模具、工艺等细节。

如果说米家做产品有什么诀窍,其实只要一个,那就是每个细节都力求完美。

米家的产品对模具的精度要求非常高。L总的公司做的是个护产品,一般国内品牌单品的开模费用在二三十万元左右,要求高一些的合资品牌开模费用也就是七八十万元,而米家的产品开模总成本超过两百万元。很多零配件都是重复开模,一次不合格,再开。从外壳到内部的零配件,反反复复多次修改和调整,最终才符合米家的要求。米家的团队在工艺和ID视觉方面的把控确实高于来自传统家电品牌的团队。单单一个风嘴就无数次打样。一个产品所有的缝隙必须是一致的,手柄处的缝隙是0.1mm,那么折弯处的缝隙也必须是0.1mm,出现0.15mm肯定都是不行的。但在传统家电人看来,这个缝隙的差距并不影响功能和使用,没有必要让所有的缝隙都是相同的规格。这就是小米的极致。

再如,米家除了要求外壳的颜色,还要求内部的零配件、电源线等必须是灰色,保持同一个色调,因为灰色和白色是同一个色系的,形成从里到外都要保持视觉上的美观。正是因为小米看似吹毛求疵的严格要求,才实现了产品的极致和完美。

因此,即便是曾经在松下、飞利浦等个护国际大牌的企业里有丰富经验的研发人员也坦陈,在与小米的合作过程中,自己几乎是从零学起。小米是互联网企业,他们的观念是传统品牌不具备的,对传统观念的人会产生巨大冲击。例如,很多品牌的产品说明书都是照抄同行的,最多做个简单修改。而米家的产品负责人,会把原来照抄合资品牌产品的说明书逐字逐句的修改,让说明书做到严谨明了,以便米粉阅读。

那些质检员非常挑剔苛刻,都是拿着放大镜来检验的。他们不是按照家电产品常规的套路来做事,而是跳出行业,有的要求看起来甚至是“不合理”的。所以,做米家的产品对于传统研发团队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痛苦的历练和考验。

当然,有的时候,米家的产品过于把美观的角度作为标准。例如,一个机械开关按钮的弧度,如果某个弧度使用更舒适,另一个弧度视觉效果更好但是对于工艺的挑战更高,那么米家就会选择后者,即视觉效果更好的,至于工艺那是ODM商要自己想方设法做出来这样的效果。换一个角度看,这种原来认为根本做不出来的效果,一旦实现,对于团队也是一种提升。

石头.jpg

生态链企业促进供应链提升

小米生态链旗下某生产剃须刀的合作商创始人F总同样认为,小米生态链对于供应链的整合是其他大企业做不到,更是小企业所望尘莫及的。

F总坦陈,如果没有小米生态链,国内几乎不可能再诞生新的剃须刀品牌。这是基于剃须刀这个行业的独特性做出的判断。

从技术上看,剃须刀虽然是一个体积非常小的产品,但是其中的技术和专利壁垒远高于很多大家电产品。很难再有企业敢去冒然进入剃须刀市场。

专业人士介绍,剃须刀虽然是个很小的消费品,却有着跟精密仪器一样的产品制造属性。因此,做剃须刀不是只有资金就能解决的,必须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软实力,即技术、供应链和人才。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天时就是研发团队要具备深厚的技术背景,否则就是在冒险。地利,就是要掌握先进的供应链。剃须刀这样精密的产品,再加上技术门槛,使得剃须刀的供应链资源非常有限,开模成本很高。如果没有规模做基础,根本就不敢开模。而有了米家的基础规模和品牌背书之后,小米生态链企业才能整合行业中的优秀供应链资源创造新的品牌。最后是人和,也就是行业高端的技术人才。少数品牌对市场的垄断,使得进入这个精密技术领域的人才很少,且都集中在垄断企业手里,市场上可以找到的高端研发人才奇缺。

F总和他的团队有着多年研发剃须刀的技术背景,通过小米生态链为小米量身打造了符合米家和米粉们需要的剃须刀产品,充实了米家的产品线,也打造了新的剃须刀品牌。

L总有着二十年的小家电产品的生产经验,熟悉产品的供应链,与各种配套的供应商打过交道。但是只有参与了米家的产品研发之后,他才发现,国内家电制造业的供应链水平较低,几乎没有供应商能够提供出符合米家产品的要求。从另一个角度看,米家对于家电行业来说,不单单是颠覆了营销理念,更关键的是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也在被米家颠覆,主要是供应链水平。

现在都在说消费升级,但是中国制造业的供应链是滞后的,工艺水平并没有升级,有的还停留在10年前的水平,肯定达不到消费升级的要求。所以,海淘,精选才会大行其道。在整个研发团队看来,原本可以上市的产品,现在不但不符合米家的产品要求,也不符合自己的心理要求。久而久之,整个团队的水平在与小米合作的过程中就得到了颠覆性的转变。

因为小米的产品有一定的规模,很多供应商都力争能够加入到米家产品的供应链体系,但是进入这个体系参与生产制造之后发现,自己欠缺的太多了。但是在竞争加剧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为了留住订单,稳定规模,就必须想办法提高自己的工艺水平。这样的企业多了,整个供应商的水平提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当然,有的企业加入小米生态链之前认为小米的产品这么便宜,生产制造没有问题。例如,米家产品的白色,要求所有批次都是一致的。一般情况下,一台喷涂设备喷涂了白色之后,会按照订单喷涂其他颜色的产品,回过头来再做白色,两个白色肯定有或多或少的差异。因此,做米家产品的喷涂供应商要单独为米家的产品提供一套设备。好在米家有生产规模的保证,否则供应商都很难做。米家对于整个色彩的要求到底合理不合理,很难说。但是正是这种看似不合理,造就了传奇性的品牌。

因为小米涉及到的家电品类几乎是全覆盖,其给予传统品牌的压力确实客观存在。遗憾的是,传统家电品牌在意小米对其市场份额吞噬的同时,大家对于小米颠覆供应链的做法并没有过多的研究。当然,提升供应链水平不是一两个企业说做就能做到的,需要的是更多像小米这样的企业和生态链共同推动。

B智米.jpg

小米不是所有行业通吃

当然,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那就是小米不是在所有领域都能取得成功。在目前小米涉足的上百个品类中,越是新兴行业,新产品,或者是年轻人喜欢的东西,小米获得成功的几率就越大。例如,手环,路由器,智能锁,扫地机器人。米家甚至计划用几百元的价格推出类似戴森两千多元搭载高速电机吹风机抢占市场,并被行业人士看好。但是,在传统领域,小米的优势并没有体现出来。例如,电饭煲,电水壶,领先的还是美苏九这样的传统品牌。也就是说,在传统领域,口碑、技术和渠道的积淀非常重要。

用生态链企业的人的话说,小米对于产品的方法论就是,你不需要有很高深的技术和创新方面,只要比市面上的产品稍稍领先一点,有一个鲜明的排他性特点就可以了,然后通过颜值、工艺、品质和性价比取胜。所以说,这方面小米与很多大品牌的做法是类似的。同时,小米还鼓励生态链内同类型企业之间的竞争,倒逼生态链企业不断创新提升,实现优胜劣汰。

同为小米生态链企业的某公司创始人认为,他一直感恩小米生态链,不但给创业团队投入资金,给了机会,同时小米有很多软性的东西可以赋能到生态链企业中。尤其是小米的产品方法论中更多地是站在消费者角度研发产品,并能够准确地解决消费者一两个痛点。在产品线上,小米与戴森、苹果等都遵循少而精的理念。这方面,小米生态链中石头科技就做的非常突出。通过产品的迭代做纵深的产品线延伸,而不是同一技术水平的横向重复。因为二八法则,传统家电制造企业做不到SKU的聚焦,浪费了很多的资源,但是他们是在背负着工厂规模重压的不得已行为。无论小米的营销多么受人推崇,但是小米的产品方法论才是核心。以消费者为核心制造产品,把小米的产品方法论植入到自己的产品理念,扎扎实实地做好产品,才是透视家电制造业的真正目的。

网站编辑:朱东梅
现代家电官方微信

评论:

目前没有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