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立方:以创新之姿继续前行
我国热泵市场年度总产值尚不足200亿,其中还有接近30%的出口份额,属于相对小众市场和赛道,在整个消费市场上的认知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还有非常大的拓展空间。
2024年,热立方保持了一定的市场增速,除了持续夯实产品基石之外,一开始就坚持的品牌专卖店运营模式,和新媒体矩阵的营销打法也是发展的加分项。
——广东热立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内营销总监 李晓辉
2024年,整个热泵行业平均表现依然不理想,很大程度上与消费驱动力不足有关。相比传统家电行业借国补东风迎来新一波回潮相比,热泵行业的春天尚未到来,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行业真正意义上的寒冬也尚未来临。
之所以说市场春天还未到来,是因为热泵市场在我国的年度总产值尚不足200亿,其中还有接近30%的出口份额,属于相对小众市场和赛道,在整个消费市场上的认知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还有非常大的拓展空间。
同时,随着煤改电政策的引导和推进,对行业发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尤其在家用零售市场,国家政策切入降低了初装费这一最大门槛,使热泵产品和供暖系统走进更多用户家庭,一定程度推动了零售市场向前迈进一大步。从北京、河北这两个煤改重点受益市场的推进情况可见一斑。但更大市场的铺陈,和更高的渗透率,依然需要国家政策、行业推动和企业自驱几方面在未来形成更大合力。
与此同时,行业的冬天尚未真正意义席卷到业内。
过去,热泵行业处于战国时代,各自为战,行业规范尚未建立,尚未出现龙头品牌。现在,随着家电各大巨头品牌的入局,一方面,对于行业的推动起了积极作用,尤其在零售端的发力可以加速对家用市场的渗透。另一方面,将在更快打开行业格局视野的同时,也必然造成缺少自主研发能力品牌的没落。
如果说品牌巨鳄的入局给行业带来多方面的影响,那么对于立足行业本身的企业和品牌来讲,拿什么作为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参与新一轮的竞逐?
作为专业品牌,热立方给出的答案是创新。
做具有行业创新属性的新商机产品
坦率的讲,近几年热泵产品上的创新依然围绕节能、噪音和产品稳定性上而进行的微创新,产品和技术的底层逻辑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热立方2024年最新推出的地暖机全智生态系统,对地暖机进行了全方位升级,尤其是地面无风感制冷,改变了过去上方制冷的传统印象,通过产品为载体,实现温度和湿度的微妙平衡。
地面无风制冷的出现除了实现单独的制冷功能,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多场景的应用。传统意义上的空调能够解决制冷需求,但通过检测和调研可以发现,在炎热的夏季夜晚,如果单开空调制冷,时间越久感觉越冷,尤其是到了下半夜,但实际上温度并没变,始终是20度。
为什么会出现空调越开越冷?这也是很多家庭的痛点,男女主人对温度的感知各不相同,对空调的温度要求各有所需容易造成矛盾;再例如家中有老人、儿童,对温度也比较敏感等等。
针对用户个性化的具体需求,以及人体最佳舒适感知的调研,热立方推出地面无风感制冷,除了制冷,最突出的亮点是可以实现室内全年恒温恒湿。之所以空调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而出现越来越冷的现象,是因为制冷的同时造成了室内水分的流失。配合地暖机系统末端,则可以实现温度和湿度的平衡,这也是地暖机系统越来越多被应用在高端用户以及大平层用户家庭的主要原因。
开启并夯实以品牌专卖店为主的行业零售新模式
在采暖家用市场,2024年热立方整体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交出一份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答卷。
背后原因,其一得益于产品质量过硬,稳定、且常年保持稳定的高品质属性。经过测试,在零下四十多度的黑龙江漠河,热立方的拳头产品地暖机依然保持可靠稳定的运行,赢得了经销商和客户的高度认可。
第二,源于不断夯实的渠道基础,也是热立方的创新运营模式。
实际上,热泵行业的准入门槛低,过去均是夫妻个体门店经营,在传统业态中,热泵经销商和五金、建材、水暖等个体门店混杂在一起经营,且经营方式比较粗犷。
之所以说热立方的运营模式是对传统业态的创新,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开品牌专卖店的策略进行招商和推广,树立热立方品牌形象的同时,也在热泵行业刮起了一股品牌新风。让终端市场和消费市场看到、了解,从认知品牌到认知品类、认知行业。
今年,热立方提出了“回归零售”的发展路线,也围绕专卖店运营制定和推出一系列动作。
目前,消费降级,但对消费品质的诉求并没有降低,我们提出“买房、买车、买地暖机”,要想实现新消费三大件的市场愿景,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像房、车一样,让地暖机也给予用户更高的情绪价值。
情绪价值提供更好的载体,是品牌专卖店。而从开店到养店,实现一个门店,一个品牌的可持续发展,一定是厂商共同发力的结果。
在我们既有的500多家专卖店中,在以河北、东北为代表的华北地区,经销商表现非常突出。在热立方体系中,能够做好一方市场的商家伙伴,一定是具备团队、管理和服务意识的客户,加上厂家引导和扶持,才能将门店养起来,将市场做起来。在过去人口红利、政策红利、行业红利各种利好加持下,即使粗放经营也能盈利。但在今天异常严峻的形势下,趁寒冬尚未到来,先做好御寒准备,提前在全国范围内布局品牌专卖店。而如此布局渠道的热泵企业并不多,是谓热立方在渠道上的创新之举。
厂商均需要蜕变、升级,才能向前发展,从粗放经营到精细化运营,不仅是热立方、也是整个行业厂商价值链条上的必修课,更将是行业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推进新媒体矩阵放大行业全网声量
时代向前发展的同时,也不断抛出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
当下,行业最大的挑战是销售的分流、客户的分散和信息的分解,新的形势需要企业做出新的形式。
过去,热泵行业是典型的“幕后工作者”,这也造成了在零售端、用户端发声不够,仅仅依靠商家在本地资源难以形成更大范围的品牌合力,也难以影响更大范围的消费者。基于此,我们在整个推广上的布局形成了“天上”和“地下”并重的矩阵。
所谓“天上”,是打造抖音、视频号,和快手三大新媒体和自媒体矩阵,进军短视频赛道,进行包括产品体验等在内的持续内容输出。可以看到,目前在业内,热立方在线上的声量越放越大。
今年,线上推广策略是以全民抖音为核心,继续布局新媒体,持续推进和实现品销合一。
所谓“地下”是做高铁、高炮和农村刷墙广告,持续强化热立方品牌曝光度,持续影响和渗透消费者心智。
与此同时,我们也将农村的墙体广告作为推广重点。这是因为热泵的目标客户有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农村、城乡结合部和没有供暖的三四级市场,尤其在北方区域,相比南方市场的改善型需求,北方客户对供暖更有着典型的刚需,抓住目标人群出现的场景,墙体广告依然是直接且更有效的推广方式。
同时,除了投放广告,线下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是继续配合经销商伙伴的年度系列活动,提高管理水平和动销、盈利能力。
实际上,目前整个热泵行业的重点区域依然集中在华北,相比华东市场更加倾向外资品牌,华北依然是国产品牌竞逐最重要的市场,尤其是三四级、甚至是五级市场。但做这些市场依然有客观的实际情况值得关注。
第一是消费力的问题。
这两年,农民的收入差强人意,最明显的是玉米的收购价格从1.2元跌到0.7元/公斤,收入的减少意味着消费力的不足。
第二个值得关注的是,终端零售市场的真实情况。
除了消费因素之外,人口因素、尤其是人口基数的变化也影响着行业未来走势。例如人口老龄化、迁徙化,包括“候鸟族”和新出生率下降等,也都将对行业带来当下乃止未来的更深远影响。当消费和人口红利都出现萎缩,行业和企业如何继续前行?不断调整、升级和创新,或许是诸多问题的答案,也是热立方孜孜不倦的前行探索。
评论:
目前没有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