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率:因势利导下的多维思考
2024年下半年,得益于国补的发力,家电行业亦迎来了超乎想象的增长,一扫前半年的低迷。2025年国补政策延续,各品牌厂商也开始摩拳擦掌,试图在新一轮的利好政策中再赢红利。能率暖通总经理许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暖通行业来讲,在国补中所受影响最大的,是国家关于一级能效产品大力度补贴之下对节能方向的再次笃定,包括未来对多能源解决方案的探索。而目前更重要的,除了产品创研,如何在服务端更好的传递产品温度,也是重要思考课题。
为什么能效型产品销售能更上新阶
2024年,在以旧换新和国补的双重驱动下,燃气具行业进一步强化了一级能效的产品导向。这对于整个制造业来讲,意味着新一轮的产品技术升级方向,即继续以节能、环保、能效为主体研发方向。
从整个销售端来看,国补对全民消费的刺激作用在2024年下半年更加凸显,对全行业的整体销售提升起到了实质性的推动作用。以能率产品为例,一级能效的产品销售比例攀升。一方面来自于国补的大力度补贴和推动;另一方面,一级能效无论从产品的适应性还是能效性上来看,带给用户的体验均更为显著,成为更多中高端用户的首选。
实际上,回顾2024年、尤其是前半年,整个行业的发展依然很艰难。从7月国补政策颁布,到8月消费市场开始活跃,之后,销售端得到了超乎想象的释放。整个2024下半年,市场端、渠道端、消费端的反馈均是积极正向的。
在消费端,国补释放了消费动能。在制造端,国补释放了企业产能。未来,国补是否会提前预支消费?实际上,每个阶段消费都在,只是消费形态发生了变化。例如,国补就极大的带动和驱动了一级能效型产品的释放。未来,存量市场一直都在,庞大的市场基数意味着刚性换新需求一直都在,只是在消费过程中,用户的选择倾向在国家导向下会发生新的变化。这是作为制造型企业的首要思考。
疫情之后,几乎全行业都出现了内卷,而价格竞争是内卷最直接的市场反应,价格竞争意味着包括成本控制等多方面的连锁降级。国补驱动能效型产品销售上新阶的现实给予我们最大的思考是,将来产品的创研方向,借助政府市场行为的驱动,未来发展方向将不再是性价比,一定是具有高质价比的产品,高端消费市场将被逐步打开。
高端市场需要什么样的能源型产品
纵观疫情之后的市场销售结构,其实不难发现,市场现在呈现出哑铃式的格局。处于哑铃两级的,是高端市场和低端市场变化不大,处在中部、或者腰部的品牌以及市场,变化较大,规模缩减。
如何服务相对趋于稳定的高端市场,并在利好政策的导势下,探索更多的拓展可能?
从国补驱动一级能效型产品角度切入,可以看到,能源型产品是未来发展主流,包括电能、空气能、太阳能、光伏、氢能等能源与节能型产品,已经开始出现在消费端,以及更多综合实力更强的品牌企业战略布局规划中。
在产品研发上不断做延展,中国市场正在向世界看齐,甚至在新能源领域呈现赶超之势。最明显的例子是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随着国家地位的提升以及能源自主化的政策导向,我国新能源汽车取得了飞速发展,是在电能储备领域首先释放国家能源战略的一个积极讯号。
因势利导,能率也正在推动更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基因。
从2020年推出两联供,到去年5月份上市的空气源热泵,能率在中国市场一直遵循着总部产品研发精神进行延伸。2024年,能率氢能热水器在日本总部推出,虽然目前在国内市场尚未投产,但做好产品布局,随着国内节能大势的不断发展强化,提前做好产品布局。
从国内发展态势来看,两联供、空气源热泵,以及氢能源或将成为生产制造趋势,包括太阳能、风能、光伏等产业触角的延伸深化,也将为多能源方案提供支撑。
而实际上,在多能源方案的认知上,更多高端用户群已经走在了前列。目前市场端更实际的情况是,高端用户群在关注舒适度的同时,也开始践行低碳生活,对于环保有着更强烈的认知和需求。但在国内市场,多能源方案的落地依然尚需时日。
虽然在产品端,更多品牌已经提前布局产品,使多能源产品矩阵有了一定的可行性和成熟性。但在实际落地中,依然有着客观挑战。
首先,最明显的,是存在使用环境、尤其是安装环境的挑战。由于分户式无法提供一定的设备空间,导致目前尤其是空气源热泵尚无法进入更多家庭,而是集中在自建房、大平层和别墅客群。这些,也是接触和实现多能源落地方案的第一梯队人群。
其次,适用环境受限,这就为行业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包括如何更好的进行产品升级迭代,推出小型化产品,实现更小体积、更完备的功能等优化,切入分户式、多层、高层等进行更广域的人群覆盖。通过多人群、多场景进入更多家庭,即第二梯队客群。
另外,目前氢能源已经在欧洲一些国家得以推广。
在2024年法兰克福展上,能率的氢能热水器已经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国内要想实现更多能源型产品的进入和使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氢能源管网设施的搭建和完善,如果能够形成像电网、气网的完备程度,氢能源在国内的推广才有更大可能。
基于此,目前国内高端客群市场关注度更高的除了两联供之外,热泵的推广在这两年也开始加快速度。无论是国内还是欧洲市场,因为能源价格等因素,直接推动了热泵市场的加速发展。在这场加速度中,能率也参与其中。
2024年5月,能率推出热泵产品,目前正在全力以赴强化练习内功阶段,协同全国范围商家伙伴强化产品、安装等服务技能。
无论是两联供还是热泵,均是典型的半成品,对产品落实到使用的专业化属性要求非常高。通过半年多时间的市场运行,目前在浙江和华南地区市场表现非常良好。究其原因,概在于这些市场上的商家伙伴较早接触舒适家系统,对热泵产品有一定的认知,而且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具备较强的安装技能,在综合能力上的优势让这些伙伴能够更快的切入市场和进行落地。
实际上,无论是两联供、热泵,还是未来的多能源矩阵,在长期内无法由一家企业完成整个产品链的布局,包括风、水、冷、暖、智,目前能够将这些单品串联成完整闭环系统的企业也不多见,这就造成了落地端的挑战,不仅是技术上的联动,包括设计、施工和后续服务都存在各自为战、每个品类一套系统的情况。在用户端和使用端的反馈就出现了“麻烦”、“繁琐”、“不好操作”等体验差评。
如何解决用户体验问题,这是行业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也是目前很多做舒适家系统的企业和商家们的攻克重点。而未来,一定是服务商、而且是有专业承接能力服务商的主场。对接上游,专业服务商需要更好的了解产品和每个品类的属性;对接下游用户,服务商是整个集成方案的专家,包括设计、施工以及售后,等等,将产品变成有温度的传递。
所以在推进新能源的路上,不仅需要从产品角度满足市场维度,也不仅需要管网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完备,更需要专业的施工和服务。实际上,从产品维度来看,目前很多新能源产品的初代、包括二代都已经推出甚至完成了技术储备。甚至在用户端,有些高端用户对新能源和多能源型产品已经有着更超前的认知,但现阶段的卡点除了基础设备尚待时日之外,行业上下游能够通过自驱力解决的,集中在了开放式的互联互通和服务层面,着力点是实现施工的标准化,和用户体验的简单化。
产品最终要服务于用户,如何将冰冷的产品转化成更舒适、更节能、更环保的,既符合用户诉求,也符合发展大势,或许可以从油电混动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轨迹上找到答案。既有国家能源政策导向,又打通了操作系统,同时实现了更适合国内环境和用户习惯的产品搭配,这是行业思考和发展的长期课题。目前,能率做的,是以水为源,以电、燃气和空气能为结合,通过服务传递产品温度,不断探索和思考更适合中国市场的能源型产品和舒适节能发展路径。
评论:
目前没有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