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晶玻璃价格困境出路何在?
3月初,美的微晶玻璃采购部门与国内七家主要微晶玻璃企业开始与采购价格进行磋商,并达成采购价格协议。国内电磁炉大户的微晶玻璃采购一向是行业价格的风向标。而美的与微晶玻璃厂家迟迟没有达成价格默契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导向作用?在中国制造业全面进入高成本时代之后,整机制造企业、上游配套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又需要哪些新的合作思路,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议价背后
2008年初,美的各个公司都在紧张地进行着本部门的预算,这将关系到整个公司未来的市场运作和整体规划,也关系着其所在行业的发展方向。毕竟,美的各公司在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声音。在电磁炉公司,微晶玻璃的采购无疑是重要的环节之一。不但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的价格,更需要整个供货系统的流畅,才能保证电磁炉在各个不同的阶段充足的供货。据某微晶玻璃企业透露,美的负责微晶玻璃采购的相关人员开始在预算的时候认为市场供过于求,2008年微晶玻璃的供货价格会继续走低,预计价格的跌幅将在10%以上。根据2007年美的的招标价格19.8元/片计算,10%的跌幅将意味着2008年美的微晶玻璃的采购价格应该在17.5元左右。而按照美的2008年预计的产量1200万台计算,降价可使美的电磁炉公司的采购成本减少近2400万元。
与此同时,国内主要微晶玻璃制造企业却做出了逆势而上的决定,纷纷给重要的电磁炉厂家发出了提高微晶玻璃供货价格的通知,将黑晶板A级板的价格定在了23.5元/片,包括国内最大的客户美的。
之所以提价,是因为各种成本的上涨,过去的价格太低。温州康尔公司的老总在谈到2007年底开始的又一轮原材料价格上涨时无奈地说:“其实,在2007年底,微晶玻璃企业已经出现了价格倒挂的现象,之所以没有涨价,是因为我们在2007年初与厂家签订了合同,我们不能违约,只能自己消化成本上涨的亏损。2007年以来,制造微晶玻璃的重要原料碳酸锂和锂灰石的价格上涨的幅度都在一倍以上。重油的价格也从原来的3000元/吨涨到了4500元/吨,涨幅达到50%以上。工资等人力成本上涨的幅度也在20%左右。这些都要反应在产品的成本和供货价格上。因此,2007年微晶玻璃出现了有史以来的全行业亏损。目前几家有经验的企业每片A级板的成本大概是22.5元左右。因此,2008年的新价格只是一个初步的试探。如果原材料等继续上涨的话,不排除黑晶板在旺季到来的时候二次提价的可能”。
是的,看看2007年下半年以来不断攀升的CPI指数,每个国人最大的体会就是涨价。某些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的价格甚至都翻倍地上涨。而某电磁炉企业的采购主管在分析美的2008年微晶玻璃采购价格的时候认为,2007年中,美的电磁炉公司进行了大面积的人事调整,市场的全面信息没有及时反馈到新班子所致。
市场出现了新的情况,供应方要涨价,美的会不会就能够接受微晶玻璃企业提价的要求呢?因为按照微晶玻璃的新价格23.5元/片计算,美的在微晶玻璃采购方面的成本增加约4400余万元。4400万元的上涨与2300万元预期的成本降低,一正一反,就有了6000万元的差距,相当于每台电磁炉提高了5元的成本。这显然是美的电磁炉公司无法承受的。
那么,是否还有一条出路,就是提升零售价格呢?很难,美的是个追求即期销售规模的企业,考核体系也是以销售规模和占有率为主导,况且业内的其他企业未必跟随提价,这条路对美的的一个公司而言,也难以行得通。
看过电视剧《闯关东》的人一定清晰地记得主人公朱开山智斗长工的情节。在长工要求涨工资罢工的时候,朱开山采取一个人一个人谈话,个个击破的办法,成功化解了危机。而美的此次议标与此情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面对微晶玻璃企业提出的价格,美的微晶玻璃的采购一改往年的招标为议标。3月份开始,面对提价,美的把微晶玻璃的主要供应商一个一个地叫到了广东,采取了一个一个地谈判的策略。并在多数企业没有签约的情况下,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与某浙江企业签订了22.1元/片的合约。这显然低于行业的平均成本,美的的议价算是小有成果。
供方难处
对于22.1元的价格,多数供货企业不敢认可。在谈到黑晶板成本的时候,北方某微晶玻璃制造企业的负责人说,2007年他们已经将2006年生产的黑晶板库存消化完了。2007年由于黑晶板的市场价格低于他们的成本,他们没敢生产。而2008年尽管黑晶板有5000万片的需求量,他们就是不敢点火生产。原因很简单,他们黑晶板的成本至少都在25元/片以上。按照现在的供应价格,他们点火就是往火坑里跳。
浙江一家微晶玻璃企业谈到,但是中国微晶玻璃行业特点,制约着产品的供价不可能一下子降得很低,那就是单一企业的供价未必能左右市场的最终价格,因为中国的微晶玻璃企业各自的产能和产品需要抛光等后加工环节,使得没有哪一个企业可以独立完成1000万片产能。如果企业旺季180万片的月需求量,在不出现任何问题的情况下,最少也需要3家供应商同时、完全为其服务,才能够保证供货。而只为一个企业供货,对于微晶玻璃企业来说,显然是有风险的事情,供货企业也不会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这种情况下,需求方也难以单方左右市场价格。如果整机大企业不把几家品质稳定、规模较大的微晶玻璃生产企业同时纳入自己的供应商体系的话,旺季到来之后,将会因为缺货而造成被动。
因此,市场上22元的价格线是难以维持的。供价预计会上涨。
某供货企业的负责人对记者说,“我们如果亏损经营的话,一定会尽可能地控制造成亏损的供货数量。本次价格上涨之后的2月20日,微晶玻璃原材料的国内唯一供应商四川天齐将碳酸锂和锂灰石的供货价格再次上调20%。因此,到了旺季,估计微晶玻璃的价格还有上调的动力。那时候还按照现在的价格,我们肯定不能保证某个大企业能够有充足的微晶玻璃可以使用。那时候才是整机企业最难受、最被动的时候。”
微晶玻璃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的行业。2006年,很多企业上了多个熔炉,在成本还没有收回的时候,行业出现了大亮的库存积压。到了2007年底行业内2000万片库存才正式消化完成。经历了这个过程,已经有大批企业倒闭了。2006年底的时候,行业内有13家企业竞争市场,市场空前混乱。而2007年市场的不景气,使得一半企业关张,目前,实际上真正有持续稳定供货能力的只有六七家而已。
供货方的几家企业对于价格走高也一致认同。无锡鑫运来老总坦言,2007年电磁炉行业洗牌,有700家小厂倒闭。2007年也是微晶玻璃行业洗牌的第一年,是行业经营最困难的一年。不但行业内多家新进入的企业退出,几千万的投资打了“水漂”,各种成本的上涨还造成在生产的企业全面亏损的现象。所有企业的熔炉都面临开工不足的困境,停产的窑炉改造被无限期地搁置,目的只有一个,保证在产窑炉的稳定,在实现正利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品质。因此,我们要求整机厂家正视微晶玻璃的价格调整。从成本的架构看,即使是提价之后,微晶玻璃利润空间也只有5%~8%,仍旧是微利经营。显然,这5%左右的利润是微晶玻璃行业健康发展的保障。
需方难处
整机制造商面临的困境也是必须正视的。一面是配套企业要求涨价,一面是零售商要求降价,这才是制造企业进退两难的关键所在。
在整个家电行业零售商和代理商却一直试图寻求降低采购价格。他们认为,采购价格水平降低是趋势。然而,目前大多数规模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成本的控制也相对科学合理,可以压缩的成本已经很少。去年国家提出的劳动者权益保护和环保要求都对产品的制造成本有提升要求。如果家电连锁在生产成本上涨的情况下压低采购价格,就意味着整机制造企业必须以降低品质为代价。因此,一家主流整机制造企业的负责人呼吁,零售企业和代理商也要认知制造成本上涨的客观趋势,做出符合市场规律的采购计划。
出路何在
浙江苏泊尔的某高层说,目前行业的其他规模企业都在关注和观望美的与微晶玻璃行业的谈判,从而制定自己的采购计划。目前国内21家主要电磁炉企业已经占有了85%以上的市场份额。美的的价格是这21家企业最重要的参考指标。这就是大家所说的“大家看美的”。所以,美的微晶玻璃采购不是一个简单的企业行为,而是对整个行业有着重要的价格和品质指导作用的。而美的的难处也不小,目前实际的局面是“美的看大家”,行业陷入僵持的困境。
出路在哪里呢?记者认为是提升微晶玻璃产品品质的同时,适度提升电磁炉的零售价格。这是摆脱目前困境的唯一出路。不管你认同不认同,愿意不愿意,2008年底算总帐,行业的平均零售单价肯定会上升。
无论的整机还是面板材料,行业的质量水准都是不高的。电磁炉居高不下的返修率说明了这一点,标准修订讨论时面板的强度低、争议大也说明了这一点,大功率电磁灶没有普及也说明了这一点。整个行业在低水平上竞争总是需要找到突破口的。
面板品质的提升已经提到上游行业的议事日程上来。广东科迪的老总在谈到2008年的发展思路的时候说,今年最主要的任务是实现总量控制、多方沟通和提升品质,目的就是健康地发展。以前上规模、求快速的思路是不对的。而提升产品的价格正是今年思路调整的第一个具体的举措。而无论是提价,还是控制成本,都是为了电磁炉行业的健康发展,是为了实现双赢。
美的的某位主管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企业都希望保持供应商体系的整体稳定;其次,国内微晶玻璃行业的管理水平有待提升。找到与国外企业的差距之后,微晶玻璃企业如何有效提升自己的工艺和产品品质更为重要。
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主流品牌在电磁灶应有的价值上做出文章,开发出更好的产品,提升营销档次,而不是紧盯占有率、价格战不放,岂不会迎来柳暗花明的又一个春天吗?
主流品牌在这个问题上负有重要责任。
评论:
目前没有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