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重要 还是心态更重要?
一个品牌做新品类的延伸,都有一个市场期待问题。不同的品牌对于新品类的期待一定是不同的。例如,用一年的时间,新品类实现了从零到两千万元的规模,但是两千万元对于一个只有两三亿元规模的品牌来说,占10%的份额,这个品牌肯定是非常满意的。同样是这两千万元,对于一个销售规模有几十亿元的企业来说,无疑只是杯水车薪,不会激起任何的兴奋点。因为,对于一个规模有几十亿元的企业来说,一个新品类即使做出两亿元,难度也并不大。但是,新品类的规模占比,却关系到企业心态的变化。
这就需要研究品牌以何种心态面对新品类的延伸了。一个品牌进入新品类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财务上的预亏,也就是你准备投入多少时间、投入多少资源来支持新品类的发展。如果不能达到预期,品牌又做何打算?例如,为了进入新品类,有的品牌就走一步看一步,这属于典型的机会主义者。品牌在进入一个新品类之前,大多认为自己有机会,市场有规模,才做出每年投入多少资源,希望新品类带来相应的业绩的预测。然而,第一年按照预算进行了投入,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业绩,但是管理层认为是正常的。第二年,同样按照计划做投入,但还是没有看到业绩的亮点,领导层感觉还是可以忍耐的,但却开始做调整,不是换将,就是换经销商,最见效的就是缩减投入。到了第三年,业绩增长仍旧不理想,决策者开始动摇了,大多数企业的做法就是既不投入,也不停掉。最终,这个项目就基本处于搁置状态,行业的统一说法就是不死不活。
说白了这就是心态问题,既关系到企业高层的心态,也包括执行层面的心态。企业高层的心态不仅仅是在运作新品类之初的决心和勇气,更包括日久之后的持续投入能否如初所言。三板斧下去之后,没有效果怎么办?是否有耐心等五六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发展。经销商有没有信心跟随?野心越大,越是给予厚望,失望就越大。现在看,大多数品牌最初都是豪言壮语,几年之后都是无声无息了。
以现在的环境看,任何一个品牌进入热水器行业,短时间内都不可能战胜A.O.史密斯而成为更加高端的品牌;任何一个品牌进入烟灶行业,短期内做不到方太的品牌地位。既然是做大众化的定位,那么品牌的因素就不大,重要的是品牌以外的因素。
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就是各品牌拼心态的时候。空调属于刚需的产品,单月的规模下滑已经将近30%,那些安装类产品的下滑更为严重。这时候,有的企业暗中调低增长率,想办法压缩管理成本和不必要的费用,坚持走稳定的道路。有的企业一看到销售业绩的下滑,不管什么原因,就先跟业务人员问责,频繁换人;或者跟经销商找茬,吵来吵去。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越来越糟,形成恶性循环。
一个品牌的执行层,能否把原来的经验转变为运作新品类的动力,还是一直用老经验做新市场新品类?我认为,任何一个行业的优秀品牌,都具备三个要素,一是产品,二是团队,三是通路。人选对了,方法对了,没有做不成的事。而决定产品和通路选择的是团队,是人。所以,团队是做好一个新项目的基本条件。
合适的人选由一个有经验和能力的操盘手和一个团队组成。这样的一个团队才能规划出适销的产品,才知道应该走什么样的通路,做出合理的规划。无论哪个行业,都有其特有的专业性。小家电如此,热水器如此,烟灶行业更是如此。
只有专业的团队才能根据品牌的定位规划适销的产品。知道去寻找哪种类型的客户合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