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卖店也能比拼大卖场——浅谈县级专卖店建设之七

2012-10-30 16:01 来源:《现代家电》 作者:潘文富[ 收藏 ]

  小李开专卖店,虽然和其它人一样遭受了市场冷淡期的影响,但是他年轻而且很有想法,并且很善于学习,因此在经营中他往往能出奇制胜。但是这次小李却很苦恼。因为上级市场的连锁卖场下沉到三四级市场,把门店开到了专卖店附近。而小李销售的品牌在一级市场的代理商已经与该连锁卖场有了合作,于是跟随该连锁下沉到小李的专卖店所在的市场。面对大卖场的竞争,小李该怎么办?

  出于厂家对市场的覆盖考虑,同品牌的商品,往往是在专卖店和大卖场这两套渠道体系同时运营,目前甚至还有电商这个渠道体系了。渠道之间的竞争自然在所难免,对于专卖店来说,大卖场着实给自己的生意带来不少的麻烦,比如说:

  大卖场客流大,我们小专卖店比不过这些大店;

  厂家对大卖场有倾斜政策,资源和人力投入更大;

  大卖场不遵守价格体系,随意降价,厂家监管不到位;

  大卖场每次节庆都搞大型活动,导致许多顾客非要等大卖场做活动再买;

  大卖场刻意强调自己的卖场品牌,导致有些顾客相信大店,怀疑我们这些小专卖店;

  厂家对大卖场和专卖店的产品划分不清,没有做到用产品来进行区隔;

  ……

  总而言之,不光小李抱怨,周边其它家电专卖店的老板也抱怨:专卖店生意难做,与这个大卖场有很大的关系,厂家应该拿出足够有效的措施来解决。

  问题总是要解决的,也总是能解决的。首先有一点,过于抱怨大卖场对专卖店生意所带来的影响,从思维角度的来说,就是一种消极的逃避思想。遇到问题时,先习惯性的在别人和客观上找原因,推卸自己的责任,然后就抱怨生意不好做,请问牢骚发了这么多有什么用?能解决问题吗?有时候,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带来新的问题。例如这店老板若是在店里带头抱怨大卖场抢了专卖店的生意,店员们会想些什么呢?那就更有理由了,你看老板都承认了嘛,说明和我们没关系,也不可能去研究如何创新、如何在与大卖场展开竞争了。

  大卖场不可能消失,厂家也不太可能为了顾及专卖店的生意,而去控制和约束大卖场。作为专卖店,就别指望厂家能主动出面平衡专卖店和大卖场之间的问题了,还得是要靠自己。作为专卖店,如何比拼大卖场?小李也认识到抱怨是没有效果的,于是开始寻找解决办法。

  首先要了解大卖场的运作机制,对比分析大卖场和专卖店之间的优劣差异所在,从中找到专卖店的机会点所在。

  首先作为专卖店老板自问一个问题:天天都对大卖场发牢骚,有深入了解过大卖场吗?例如大卖场的商圈测定、内部组织架构、基本运营特点、产品结构特点、客户服务特点、节庆活动的特点与规律、促销活动的设计与执行特点、客户维系体系等等,这也不是什么机密资料,找几个在大卖场工作过的人,甚至在网上百度一下,都能查出来许多资料,即便是要把大卖场当成自己的竞争对手,至少先要保持足够的了解。

  接下来,我们再来分析在日常的运营工作中,大卖场与专卖店之间的差异,及给专卖店带来的机会点:

  1,关于大卖场的客流量

  相对于专卖店,大卖场的客流量要大出很多,表面上看起来是不错,也让专卖店老板恨得牙根痒痒,尤其是看到自己门店每天门可罗雀的时候……其实,换个角度来看,大卖场的客流大,但是进去逛一逛,看一看的比例居多,并且各品牌之间的干扰性强,导致顾客在每个品牌专柜区停留时间相对较短,动作节奏快,并且各个品牌专区之间的间隔就是一步之遥,顾客多走一步路,就到竞争对手那里去了,或者导购员注意力分散了些,没及时迎接顾客,或是有那么一两句话顾客听了不舒服,抬脚就走了。即便导购员想做些细致的服务,可是没有合适的空间和环境,顾客也静不下心来。

  专卖店虽然进店客流量相对小一些,但顾客进店的购买意愿相对高一些,顾客进店之后,相对停留时间较长,且专卖店是个半封闭的环境,外部干扰小,动作节奏慢,也比较能静下心来,听取导购员的介绍,形成封闭沟通,能让顾客接受一个较为完整的接待流程,相关的品牌文化氛围也能营造出来。

  2,关于大卖场的卖场品牌影响力

  大卖场自身的卖场品牌的确有较大的号召力,但这个卖场品牌更多是在突出价格因素(且是阶段性的),对专业形象方面的塑造相对较为弱一些。

  作为专卖店,在与顾客的沟通中,应该用产品品牌知名度对抗大卖场的卖场知名度,同时,更加营造和突出专卖店的专业定位,以专业来对抗大卖场的卖场品牌知名度。毕竟专卖店是属于自己掌控,可以在专卖店里通过原料展示、图片说明、模拟演示设备、视频设备播放、专业检测设备运用等多种手段,来进一步突出和强化专卖店的专业度。

  3,关于大卖场的节庆促销

  大卖场每到节庆必有活动,这几乎已成定势,每次节庆活动,对专卖店也是冲击。但是一分析就会发现,大卖场的节庆活动往往是上级总部统一规划,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和变通性,且时间点基本是固定的,活动的地点也是固定的。

  专卖店自身的自由度和发挥空间要大出很多,活动时间点可以自由调动,可以提前进行,对大卖场的固定节庆点活动进行阻击,或是延后进行,掉头杀个回马枪。具体的活动形式更是自由,发挥空间更大,更能贴近当地消费者的实际特性。再有一点,相对于大卖场的固守大本营所不同的是,专卖店可以走出去,走进附近的社区、公园、街道、大型企业等地,直接进行相关的宣传和促销活动。专卖店本身也可作为一个平台,很多生意可以走出去做。

  4,服务流程的保证

  顾客在大卖场购物时,由于需要涉及多个环节,例如导购员、柜组长、服务中心、收银员、送货员、卖场各类工作人员等等,存在多个对接点,不可能保证卖场的每个工作人员,都有足够良好的工作态度和专业度。也就是说,大卖场不能保证每个环节上细致与周到服务,加上大卖场客流量大,接待节奏快,人情味很难营造出来,很有可能在某个环节上让顾客心生不快,从而取消购买决定。

  而专卖店是慢节奏销售,时间较为宽裕,工作完全可以做得细致些,也能突出人情味,而且从接待到后续销售工作,往往是同一位导购员负责,对接简单,顾客的购物过程也相对轻松得多。

  5,卖场的品牌与专卖店的个人信任

  大卖场自身的卖场品牌形象高高在上,能给顾客带来一定的保障和信任感,但这个保障和信任感是建立在卖场整体品牌的基础上的,很难落到某个具体的人身上,并且只是在刚进店的时候有些作用。

  作为专卖店,则可以通过导购员个人的服务态度和专业水平,来获得顾客的认可和信任,这个作用是可以持续体现的。通过个人(顾客)对个人(导购员或店主)的信任,来对抗卖场强调的对企业的信任。

  小李明白以上五点,尽管只是基础的对比点和机会分析,但也让小李对专卖店自身市场有了信心,重新回到有积极进取的心态。相信他完全还能从中找出更多的对比点和新机会。所谓生意难做,不是没生意做,而是做生意的人多了,这就更需要自己有积极的心态和主动研究的创新精神。生意好不好做,最终还是由人来决定的。

  (责编 朱禹韬)

网站编辑:朱禹韬    杂志编辑:朱禹韬
现代家电官方微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