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炊具的节能新途径远红外涂层
能源紧缺引发了家电业内的节能风,节能空调、节能冰箱、节水洗衣机、节能饭煲等等低能耗节能家电产品是层出不穷,“节能”也已经演变为家电行业最关注的重要内容。在厨房电器中,电热炊具,特别是电炒锅和电饭煲等使用频繁,作为能源耗费比重较大的家电产品,各大厂家都不断将各种新技术、新材料运用到产品中去,以提高节能效果。目前在电炊具行业内,远红外涂层就是被众多厂家运用的一种新型的提高节能效率的手段,而远红外涂料技术方面也是发展非常快的。
远红外加热技术并非是一个非常新或者非常“玄”的概念,它兴起于70年代初,主要是在将一种能量(如电能)转化成热能的过程中,提高辐射加热的转化率,特别是转化成远红外辐射的效率,从而提高加热效果。
要了解远红外加热技术的基本原理,我们需要了解传热学的基本原理:
热能的传递有三种形式:传导、对流、辐射。
传导实际上就是实体(包括空气)接触传热,热量从温度高的一方传递到温度低的一方。传导是电炒锅、电饭煲底部的发热盘与锅体/煲胆的基本传热方式。为了通过传导方式加热物质,必须提高功率,升高热源的表面温度,以形成足够的温差。
对流是流体(如空气)中的热运动。热传导通过空气分子的移动进行。在电炊具中,对流对于加热的贡献是非常微小的。
辐射主要是通过红外线及远红外线(不可见光)辐射将热量传递到被加热物体上。热能在高温下主要以辐射的形式传递。远红外线的加热效果特别好,可以提高被加热表面的吸收率,增大辐射能传递比例。同时,各种有机物或高分子材料,对红外线都有着强烈的吸收带,吸收一定波长的红外线后就会发热。因此,加强辐射特别是远红外辐射的效果,可以有效提高从电能到热能的转化效率,增强加热效果,从而实现节能的目的。
在被加热时,不同物质产生远红外辐射效果是不同的。产生远红外辐射比较明显的物质有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硼化物、硅化物、非金属、结晶等。电热炊具的发热部位大多数使用铸铁或铸铝,单纯的金属物质产生远红外的效果很差,因此不能提高从电能到辐射能的转化率的问题。这样,可以通过在电热炊具的发热部位增加具有远红外效果的涂层,来达到加强远红外辐射的目的。
远红外辐射涂层在传热过程中,将吸收的辐射热能转换成远红外热能传递,其自身变成远红外辐射热源,可以使被加热面受热比较均匀,提高加热质量。并且使发热部位升温加快,加热效率提高,提高加热/干燥的速度,减少能耗,加热更加均匀。与此同时,因为热能主要通过辐射的方式传播出去,发热部位的表面温度较之不涂涂料时有明显降低。这样,在提高了加热效果、节省能源的同时,还可以保护金属避免长期工作在较高温度下产生开裂(达到“防干烧”效果)。
因此,远红外涂层比较适合用于电炒锅、电饭煲、咖啡壶等电热设备的发热盘,
另外,涂层还可以对发热部位提供保护、装饰、易洁等功能。对于发热部位之外的工件,特别是与食物接触的部分,使用远红外效果还可以为产品增加新的卖点。比如日本一些家电厂家,在电饭煲内胆内壁涂装远红外瓷膜涂料,这使得在做米饭时加热均匀一致,而且有机物对于远红外线有非常好的吸收,因此厂家宣称作出的米饭像瓷器、砂锅做出的一样“更香”。
目前远红外涂料技术发展非常快,实践中我们常见的品种有:
1) 以搪瓷为代表的无机涂料。
搪瓷具有天然的远红外效果。并且耐温耐磨耐腐蚀性能非常优异,因而得到广泛使用。
但是搪瓷工艺成本高昂,在操作上又有非常大的缺点,比如:需要800℃高温烧制,对底材材质要求严格,废品率高,脆性太大,耐冷热冲击性差;这大大限制搪瓷技术在电炊具上的发展。
2) 耐高温有机涂料添加远红外添加物。
最常见的配料是“有机硅涂料+陶瓷粉”,业内也俗称为“仿瓷涂料”或“陶瓷油”。其优点是施工简便,成本低廉,外观亮丽。中低档电炊具大部分使用这种涂料。
这种涂料的缺点也比较明显:耐温不够高,高温下特别是200℃以上长期使用容易出现黄变现象;热硬度低,高温下不耐磨;不符合环保要求。
3) 瓷膜涂料。
这是一类比较新颖的水性无机涂料。它成膜以后非常接近搪瓷,因此具有搪瓷的大部分优点;同时可以像有机涂料一样适应面广,简便施工;成本适中。远红外效果明显,有厂家测试,电炒锅发热盘稳定工作时的表面温度从450℃降低到了370℃。说明热能更多以远红外辐射的传播出去。升温速度也明显加快。是目前较理想的方案。多用于中高档电热炊具产品。
但这种涂料目前仍存在对前处理、喷涂等施工要求严格,单层涂装防锈效果不佳等问题。
4) 等离子喷涂。
采用等离子喷涂和爆炸喷涂的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将来会成为一项重要方向。这种技术的突出优点是:涂层与基体形成复合材料结构,成膜非常致密,有效利用两者优点,强度高且耐磨抗蚀;使用寿命比镀铬件提高3~6倍,属环保涂层技术。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各种添加物来加强远红外或者其他效果。
这种涂装技术需要投入较昂贵的设备,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
(责编 连小卫)
评论:
目前没有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