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市场下沉步伐
因为限购,一线大城市,东南沿海的二线城市,家电业都相当低迷。很多厂家制订的度过这次家电“寒冬”的“抗寒措施”就是下沉三四级市场。但是中国复杂,市场环节很多,层次很深(我甚至认为中国市场有六级),消费习惯不一样,有些厂家过去能利用开发样板市场来打开市场的经验,拿到三四级市场就行不通了;有的厂家开发这个三四级市场成功的经验,放到另外一个三四级市场就失败了……。
那么有没有下沉三四级市场的快捷通道呢?我认为是有的!
市场要下沉到三四级有一个很简洁的手段,就是和现在优秀家电区域零售商合作,借助现有区域零售商的影响力、分销力,把自己的品牌和产品推向中小城市、发达的县镇。在我国相当一些地域,主要还是区域零售商的天下,他们在当地市场做得不比国美苏宁差,甚至比他们还强、还好。
可能一些厂家说,我们渠道中有这类零售商,我们一直在和区域零售商合作啊?但我们调查认为,相当一批厂家在这个零售渠道上做得还不够好,主要原因是对他们的特点研究不够,对他们的需求关注了解不够。厂家要想借助他们的触角下伸三四级市场,那么就需要更了解、更关注、更重视他们。
区域零售商近几年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
第一,代理职能的强化。区域零售商他们不仅是零售商,也是代理商、分销商,这一两年,他们开始不断强化其代理职能。例如他们过去只是简单的分销和批发,与下级客户的合作关系并不那么稳定,顶多是强化服务的能力。但是现在这些区域零售商在不断强化和下级客户的关系。他们强化关系的办法主要是强化管理,强化和下级客户的经济关系(如参股控股),形成利益共同体。
第二,加快下沉渠道布设网点的速度。过去,区域零售商由于资金的不足,比较抱残守缺,大部分都是围绕城市或者郊区周边很小的区域开店。而近几年,区域零售商盈利管理能力提升,开始大幅扩张、下沉市场,将营销能力下沉到次级市场,在县乡镇布设网点。中国各地区次级市场经济状况不一样,地理情况也不一样,所以各家采取的措施也不一样,基本上都是根据市场情况分别对待。笼统说来,他们下沉市场基本有三种方式:第一种,在一些发达的下级市场直接经营开店,以直营为主。第二种,是控股的方式发展三四级市场的网点,这主要是在经济发展一般,但是有一定潜力的市场。第三种,是开加盟店,主要是在一些经济不是很发达地区,区域零售商向加盟商输出管理等软技术,培育加盟网点。
第三,迫切寻求一些品牌的产品。过去,很多人对区域零售商的印象是什么品牌都卖,而现在他们开始抓好品牌。很可惜的是国内的外资品牌对区域零售商认识不足,对中国代理制认识不足,对中国四级市场的复杂性多元化认识不足,没有给区域零售商代理权和政策支持,眼睛只盯着苏宁国美。国内品牌也是对其重视不足,区域分渠道管理水平也与区域零售商需求有脱节,没有将其作为特殊的渠道力量去关注和管理服务。现在很多厂家一谈起区域零售商,就认为是扣点比国美苏宁低,费用比他们好,和他们的谈判很容易。而没有看到区域零售商下伸市场的能力有多么强、下沉市场的成本也比较低。这实际上是一种失误。
一个品牌如果能和一个区域零售商做成深度合作伙伴,那么就很容易在一个区域大城市以及周边就做起来了,甚至一个省的一半市场就能做起来。例如云南昆明的昆明百货大楼集团,一个品牌进入昆百大家电卖场就是进入了云南省的门户,在这个渠道做好了,云南的大半个天下就hold住了。又如在扬州,苏宁眼皮底下有个汇银家电,在扬州当地销售就做18个亿,有近300家门店,而一个品牌能进入汇银,那么就算占据了扬州市场的半壁江山了。
要了解中国版图上到底哪家做得比较好,厂家也无须太费心,今年下半年,我们《现代家电》杂志社经过半年的市场调查、详细筛选,客观推选出中国区域零售商二十强,这二十强是当之无愧的地方卧龙。厂家想要下沉三四级市场,不妨从这二十强开始。
评论:
目前没有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