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零售究竟是风口还是泡沫?
回首2017年的零售业市场,无人零售无疑发出了最强音,2017年也可以说是无人零售元年。随着亚马逊、阿里、京东、娃哈哈等巨头的入局,无人零售成为投资创业的一个新风口。去年下半年开始,无人货架领域爆红,据不完全统计,进入无人货架市场的初创企业已不低于50家。然而,初创企业项目失败、创业阵营业务整合的消息也频频出现,让人担心无人零售会否“短命”。
基于大数据的物品售卖
据了解,无人零售是指在没有营业员、收银员以及其他商店工作人员的情况下,消费者自己自助进店,进行挑选、购买、支付等全部购物活动的零售形态。目前,无人零售市场主要包括三种形式:自动贩卖机、开放货架和无人便利店。其中自助贩卖机市场较为成熟,而开放货架和无人便利店则是在2017年集中“爆发”,并且均处于发展前期。
艾瑞咨询《2017年中国无人零售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无人零售市场(含贩卖机)交易规模保守估计将接近200亿元,预计2020年将突破650亿,三年复合增长率在50%左右。
正因为有着如此之大的商业蓝海,无人零售才能吸引各路资金纷纷入局。创业垂直媒体铅笔道调研后发布的《2017无人零售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盘点》显示,从2017年初至当年11月3日,行内的公司吸纳资金约33.7亿元。但是近期无人货架领域波澜不断,暗示行业进入了整合期。2017年融资近5亿元的猩便利,在2018年1月10日接连传出关闭首家便利店、疑在多个城市撤柜、裁员的消息。除了项目倒闭 ,创业阵营近来已不时传出业务整合的消息,易果生鲜与哈米科技达成战略合作、猩便利收购51零食、果小美和番茄便利合并……那么,未来无人零售的前景究竟怎样呢?
“无人零售只能说是零售的方向之一,无人零售在美国主要由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推动,通过大数据了解到消费者当前的消费习惯,无人零售布置的各种商品,都是根据大数据导入的,如果没有大数据作依托,就没法做无人零售。没有大数据支撑的无人超市会成为泡沫。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36氪研究院分析师查楠在《无人值守,“码”上就走——无人零售研究报告》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未来,(无人零售)将是基于大数据基础上的物品售卖。”
初创公司等着巨头来收购
过去一年,虽然无人零售赢得了不断叫好声,但是也存在不少发展瓶颈需要破解。艾瑞咨询分析认为,典型优质企业能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整体无人零售市场有发展前景。但目前来看,不容忽视的是市场刚刚经历一年左右的发展,还处于前期探索阶段,因此还存在一些比较共性的发展困阻,主要集中在产品技术优化、区域市场拓展、企业规模化发展、企业开放加盟和供应链的协同效应。
其中,产品技术方面的提升是无人店规模化的先决条件。无人便利店面积大多小于传统便利店且店内少有备货,因此店内商品补货频次较高,对供应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业内人士曾指出,便利店市场需要持续至少五年以上的投入才可能产生显见增长。因此,市场的发展需要经历时间的积淀期。
无人零售在运营中除了要得到大数据的支撑以外,还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无人零售的核心是大数据,除此之外,还需要一些配套系统,比如,支付系统、监控系统。还有就是与无人商场相关的各种各样的技术支撑也是必须要有的。此外,传统商场的一些必须条件比如地段选择,无人超市依然需要。
与此同时,也有人认为无人零售不是初创公司能够玩得起的游戏,只有那些集资本、技术、管理于一身的“巨头”才能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初创公司和大企业没有特别大的差别,初创公司如果能够从其他地方得到数据源,也可以在无人零售站稳脚跟,最重要的是有没有大数据的支撑,这很关键。但吕本富也表示之前无人零售之所以那么火,就是因为亚马逊做了无人超市,阿里也在做。而创业公司做无人超市,某种意义上并不是想要盈利多少,它们最后就是想被收购。
本质不是无人而是把握数据
无人零售市场虽然才刚刚开始,在数据、技术、供应链等多环节共同促进下,无人零售市场三大业态相互配合,且正与传统业态紧密融合。查楠认为,未来无人零售将与传统有人便利店互补共存,与电商、本地O2O相互引流,无人零售的本质不是无人,而在于对整个消费过程的数据把握。在新零售业态下,前端是人、货、场,后端则是AI、大数据、云计算等基础层。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它都不会完全替代传统模式,而是与传统商业模式长期共存,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进化。
短期内,无人零售企业的运营重点在于技术优化和市场规模化,通过快速获取融资,开展加盟模式等使门店快速落地,打开市场,例如与每日优鲜,饿了么等具有供应链优势的企业进行合作。
中期,企业的运营重点在于供应链与管理效率的提升,包括企业进行技术算法提升,并将供应链进行网状转变,同时扩充或开发零售多场景,覆盖主要消费场景,品类、商品组合进入精选模式,根据不同用户个性化/精准化推送等。
长期,企业的运营重点着力于精细化运营和体验的进一步提升,包括根据数据反馈绘制更精准的用户画像,分析多维度数据,进行精细化运营,业务延伸、产品创新以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其中产品创新,包括研发自有品牌商品等。各期运营重点主要还是围绕技术、数据、供应链三方面进行展开。
评论:
目前没有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