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家电创新营销与全球化提效经营之道”峰会圆满落幕
行业精英共探渠道发展新路径
3月21日,以“智创新渠道 质效赢未来”为主题的“2025家电创新营销与全球化提效经营之道”高峰论坛在深圳福田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现代家电传媒集团与广东潮域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GfK中国协办,北京智家友方家电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现代家电私董会提供智库支持,现代家电全媒体矩阵进行报道。论坛汇聚了GfK中国、知名家电制造商、跨境电商运营商、渠道经销商、服务商等行业精英,共同探讨了家电行业渠道与市场的新趋势、新挑战和新机遇。
洞察政策与趋势 拓展多元化渠道
销售量破局战中,品牌的渠道策略发生变化。品牌需要在全国不同市场、线上线下不同渠道,针对高端、低端和高性价比不同用户群体,展开数百场的营销活动,并且持续推进,找用户、找流量,快速将流量转化为销量,成为品牌市场破局关键。
与此同时,家电经销商群体的核心竞争力正在被再次重塑。家电经销商可通过强化零售能力、强化同城流量触达能力、强化服务力、强化垂直IP价值、强化数字化运营能力五个方面重塑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在销售端提升与用户沟通的能力,缩小与用户的距离。在服务端强化服务能力,与用户构建长效关系。
全球家电市场的动态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GfK中国零售渠道服务事业部高级经理刘利钊带来了“全球化视野下的家电行业发展趋势”的分享。报告指出,当前全球GDP保持稳定增长,消费者信心有所改善,科技及耐用消费品在新兴市场和中国“国补”政策的拉动下整体恢复增长。其中大家电(白电)增长1.7%,小家电增长1.8%,消费电子(黑电)增长0.7%。
聚焦全球科技及耐用消费品市场(不含北美和俄罗斯),从渠道表现来看,去年线上市场整体零售规模同比增长3%,线下市场与上年持平;分品类来看,除大白电之外,其他品类在线上市场的表现均优于线下;分地区来看,除中国外,全球其他主要区域市场的线上渠道份额均较上年有微涨,并基本达到平衡状态。
家电市场方面,去年全球小家电市场(不含北美和俄罗斯)整体销售额达到685亿美元,同比增长2%,其中以东欧、中东及非洲、亚洲新兴经济体市场的同比增速最快。从品牌表现来看,新兴品牌在小家电领域充分发挥了线上渠道的优势,能够最大程度地拓展至更新的产品细分领域/品类。以吸尘器为例,去年全球市场TOP 45的新兴品牌在此领域贡献的销售额比2023年增加了11.97亿美元。
产品高端化趋势再度显现,洗碗机和干衣机市场增长动力较足,美发造型器 / 吹风机和口腔护理产品推动了个护产品的增长,环境类电器中,扫地机器人及洗地机、咖啡机市场稳定增长。家电市场已经经历了多次对智能家电的大力推广,使得每消费四美元中就有一美元花在了家电互联。智能化正悄然渗透至真正“有用”的品类,智能化产品销售份额占比中,扫地机器人高达96%、电动牙刷达42%、空调扇达61%、意式全自动咖啡机达23%,料理机占33%。
预计2025年,在关税政策、利率调整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中国的补贴政策仍能继续推动前三季度的市场增长,但四季度有可能承压较重。企业需在全球电商渗透率提升和贸易格局变革下,优化产品结构与价值定位,打造灵活供应链。
全渠道融合优化供应链推进营销创新
王总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细化业务颗粒度,建立全方位精益化运营体系的破局路径。
1. 业务优化:系统梳理供应链断点、经营难点和作业痛点。聚焦系统性优化,重构供应链。
2. 数字化改造:搭建全链路供应链管理平台,深度AI技术应用等,实现数据驱动的运营、管理新机制,降本增效。
3. 生态创新:结合创新的业务渠道,如家居等,跨界融合,从单品销售转向提供套装设计、施工等在内的整体服务提供商。
思维转变:从供货思维变为运营思维。
产品转变:打造柔性供应链,要有现货思维,高效为终端消费者服务。
团队转变:无论外贸还是运营,要有合作思维。
配套转变:要实现高效物流,做好海外仓,支付,专利商标等的配套服务。
选品转变:选品适合国外消费者和电商平台。
与此同时,全托管平台和跨境社交平台的运营也均呈现出以下两个新趋势:
1.本土化,在品牌属性上,要多平台重点扶持本土店,因为本土店安全性强,流量大,补贴多,转化率高,风险低。在物流发货上,呈现出海外仓,一件代发,本土履约,本地安装维修,售后等趋势。在生产运营上,要重视海外生产(关税)以及本土化运营和营销。
2.多平台:如货架电商,兴趣电商,全托管;线上,线下多渠道运营;新模式:自己做分销。
拥抱AI+ 开启智慧营销新时代
通过案例建议企业AI建设措施以与第三方合作为主,提高建设效率。如在资料管理上建立企业自有知识库RAG,管理企业相关资料。在市场营销上匹配企业自有资料库,AI精准营销生文。产品经理可通过产品解读,根据关键数据指标,提炼产品卖点。业务销售方面,生成产品社交媒体分享文案等。
销售慧智作为泛家居行业数智一体化管理先行者,整合全国300多万家多家泛家居企业,打造泛家居供应链平台,借助AI帮助寻找本地异业合作伙伴,相互推荐带单,合作共赢,拓展新营销渠道。从客户/供应商的管理、销售渠道的管理、服务体系的管理到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终端会员管理到运营数据分析,帮助企业实现一体化工作与管理,让企业打破部门信息孤岛,实现协同管理效率提升。
如在智能化家电领域,企业可通过本地化数据处理技术,确保用户数据不离开设备,保护隐私。同时,强化用户授权机制,让用户自主控制数据使用,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践行技术向善的行业使命。其次要做到普惠包容:普惠包容理念下,家电企业可以推出一系列低成本智能家电,如经济型智能冰箱,进入下沉市场,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推动智能生活普及,践行行业使命。
1. 供应链革命:通过模块化设计、近岸制造、供应商协同提升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竞争力。
2. 技术降本:通过材料创新、智能算法和节能认证,有效降低成本,提升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3. 亚马逊运营实战:重视绿标认证杠杆、内容本土化运营、注重品牌故事和品牌形象的塑造。
4. 品牌溢价构建:通过打造品牌矩阵、IP联名溢价、多品牌营销等构建品牌核心竞争力。
其认为,未来3年构建和稳固全球化体系的机会点为:
1. 品类创新:如新兴品类割草机器人、便携移动电视等。碳中和产品,推动家电企业加快绿色转型,研发和生产更多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打造智能家居生态系统,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用户体验。
2. 区域红利:做好东南亚市场、中东市场、欧洲市场的布局,抓住机遇。
3.技术融合:重视融合AI语音控制、能源革命、物联网技术的产品。
最后吕总给出了全球品牌=本土化洞察×供应链韧性×技术壁垒×合规杠杆的公式,为企业全球化运营提供了实用建议。
此次峰会为家电行业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众多行业精英的精彩分享为企业在新市场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向。在科技不断发展、市场持续变化、AI+高速发展的背景和趋势下,家电行业必将在渠道和营销创新的浪潮中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高品质、智能化、个性化的家电产品和服务。
评论:
目前没有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