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招商 要把细节做到位
如何教育经销商去做太阳能产品?目前整个太阳能行业教育经销商的方法大致分为:开经销商大会;请专家培训;分公司一对一、点对点进行“头脑风暴”;或者是成立学院在做市场之处集中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习。这些方法都很好,最关键的是,需要统计培训的收效如何。
浙江海宁的一家老牌太阳能企业通常会采取会议招商,并且一做就是连续七、八场,甚至有的企业多达十几场。通过统计发现,基本上前五场会议在空白地区招商的成功几率在7%~11%,包括现场打款和签约。前几场招商会议厂家 请了很多专家级人物,声势浩大,但是如此的签约率却让企业迅速改变了策略。从第三场开始,便把人员压缩到 60人左右,和经销商进行点对点的沟通交流。
从第六场会议开始,招商率上升到20%,通过对经销商的了解、对厂家流程政策的分析发现。如果厂家采取宏观方式,例如国家产业的大政方针、世界太阳能产业的前景规划等等大方向的指导理论是行不通的。那应该怎样做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换位思考。
厂家站在经销商的角度思考三个问题,第一 ,为什么要做太阳能的代理?第二,为什么要做某品牌的代理?能赚钱吗?能赚多少钱?第三,合作之后怎样保证预期的收益和风险的防范?如果招商工作能做到让这三个问题得到完满的回答并进一步的细化,例如,针对第二个问题,即代理品牌的原因和利润保证,企业的市场部人员可以制定3~5个方案,投资10万元做某品牌的太阳能产品。10万元的资金怎样投?怎么用?可以做一个投资预算盈利表,还可以包括20万元、30万元等等,有一个可参考的例子就是可以搜集银行或者保险的宣传手册,这些专业的投资分析机构宣传册做得非常好、非常详细并且通俗易懂,不妨借鉴并参考上面的模式。
最重要的是,这些预算表仅仅成为一纸形式上的表格,一定要换位思考。市场部人员可以当做这是自己的事业,30万元来自整个家庭的目前所有积蓄,将表格认真以自己置身其中的态度进行调研、梳理和绘制,将所有细节全部量化,包括每一个环节。因为很可能会在后期的讲解和沟通中经销商会针对细节做提问,这时候市场部人员最好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基本上,盈利表格可以制成60天资金周转一次的形式,60天的资金周转率在厨卫行业是经销商比较认同的期间。对于太阳能行业来说,60天周转一次,经销商的毛利率能够达到45%左右,那就很容易能够计算出预算表。但是对于经销商来讲,他们关注的更为直接,即怎样保证60天一次的周转?万一是80天呢?90天呢?有什么样的资源和方法来保证呢?所以,在做表格的时候一定要非常的细化。
另外,与经销商达成合作之后,其所有的风险防范在哪里?同样也要站在客户角度告知其自己的品牌有怎样的资源,如何帮客户化解做市场时遇到的障碍。例如,某品牌在招商的时候就将这些政策和资源量化,通过列表并采用问答的形式清晰易懂的提供给经销商,共计90多条。
这种“傻瓜式的教材”,能让经销商感到企业的诚意和实在,胜过“产能几百亿元,品牌价值多少亿元,欧洲市场收获多少亿元”等等。因为欧洲市场离中国特别是三四级市场远得很,至于产能和品牌价值,相比较供给的资源和扶持,经销商更关注后者,所以一定要通过眼前利益教育经销商,才多了成功的把握。
太阳能经销商最关注的是看得见的利益和方法,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很多经销商反映在与企业合作期间,包括一些所谓的驰名品牌,不乏有“上当受骗”的感觉。
一是所谓的专家学者到三四级市场“忽悠”,尤其是在药品、保健品等利用大篷车下乡,一锤子买卖之后伤了三四级市场消费者的心;一是所谓的驰名商标不过是企业花费二三十万元“买过来”的,导致上当受骗者众多;还有一种现象是很多三四级经销商迷信大城市的科学推广促销方法,拿回去不仅不适合本地市场反而亏了本,多种原因造成现在绝大多数的三四级市场经销商选择品牌都很谨慎,防范心理很重,“不见兔子不撒鹰”,所以和三四级市场经销商打交道时真诚是第一位的,这样更容易赢得他们的认可和信任。
而且,在与三四级市场经销商打交道时,企业还应该在小节上注意,尽量避免奢侈浪费,因为这些经销商的本质比较朴实,太过铺张的企业会让他们感觉华而不实,而且从企业角度来讲,小钱中用,中钱大用,大钱暂时不用,也不失为一种策略。
评论:
目前没有评论内容。